一、建设背景
当前我军建设处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中,面临这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强军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军队管理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部队管理是部队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当前部队管理实际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说,部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部队建设的好坏。军队管理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军队管理中人员管理是军队管理的基础,无论部队怎么发展,无论军兵多么复杂,也不论官兵成分如何变化,基层人员管理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节本保证。基层人员管理也是在所有军队的行政管理上显得尤为重要,把基层官兵的工作管理搞好了,也就为整个部队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有利的、更持久的可持续发展。
二、痛点问题
1、传统依靠人工纸质记录,会出现登记单丢失、损坏的情况;
2、信息查询不便、统计效率低;
3、智能化水平低,综合管理能力不够;
4、无法精准查询,权限配置划分有问题。
三、功能介绍
1、人员信息管理
人员信息管理是营房物联网系统建设的基础部分之一,营房物联网系统主要是对营房内人员和物资的管理,系统采用节点审批模式;共分为人员信息添加、人员信息查询、人员信息修改、人员信息审核、审核未通过,共计5个模块,涵盖了对人员数据的增、删、改、查四项操作。
2、人员休假管理
人员休假是人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在位员实力统计的信息来源基础组成部分,请休假管理按照部队针部队条令对人员休假管理,共分请休假申请、请休假审批、请休假查询、销假管理四个部分,营房物联网系统在请休假的申请和审批上,对职责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将人员的请休假审批作为管理者的待处理事项之一,业务逻辑上支持逐级审批和批量审批,明确了人员请休假的业务流程,功能上实现了实时提交,按照部队的请假管理条例在程序中对请假天数进行了合理计算,节省了部队常规工作时间,提高了办公效率。
3、人员计划生育管理
人员计划生育管理是营房物联网系统中人员管理的辅助功能之一,通过对营区的人员进行统一录后,工作人员在营房物联网系统人员管理平台中可实现对营区人员计划生育工作平台化办公,实现了对营区人员子女进行录入统计,对计划生育所涉及的干部计划生育审批在流程上实现了平台办公化,在结构上营房物联网系统计划生育管理模块对营区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有效真实的数据统计,节省了部队的人力物力。针对部队计划生育管理对部队符合部队计划生育政策管理人员进行孕检,孕检结果分为:未孕 已孕 未检三种情况,针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人员已孕情况支持生育并附准生证编号,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已孕人员记录所采取的人工措施并记录。
4、人员实力统计
人员实例统计是营房物联网系统实例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房物联网系统对营区人员进行了实力对比,对营区干部、士兵的在位不在位情况、干部士兵比例情况等数据通过程序处理用饼图和表格的形式展示,使管理者清楚的了解部队目前在位不在位情况和干部士兵比例,便于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指挥调控。
人员实力统计分在位人员实力统计和人员信息实力统计两部分,共9个饼图包含在位情况统计饼图、在位人员统计饼图、不位人员统计饼图、请休假人员统计饼图、战士军衔统计饼图、所属单位人员实力、学历统计饼图、政治面貌统计饼图、婚姻状况统计饼图9项统计内容。
5、外出管理
外出管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个人外出,一种为多人外出;多人外出支持多选,外出过程中有绑卡操作,门禁系统管理外出,外出请假假种由字典表控制,外出请假不进行逐级审批,各行政级别都设有外出请假权限和绑卡操作,针对不同假种由不同权限的行政级别操作者进行外出请假处理,外出人员在外出过程应按照外出请假原则按时归队,逾期归队者按照超假处理并记录在案;集体多人外出进行同一件任务绑一张外出卡,未按时归队这不得进入,上述描述均依赖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制定规则,既简化了部队的工作流程又防止了人员外出过程中不能按时归队的漏洞。
外出管理包含外出申请、外出审批、外出查询、外出销假四个模块。
6、借入借出管理
人员借入借出针对各部队中存在的代训人员和借调人员进行管理,借入借出管理包含借入人员添加、借入人员查询、借入人员撤离、借入人员修改、人员借出操作、人员借出审核、人员借出查询、借出人员归队、借出审核不通过人员信息共计2类10个模块,
7、人员退伍管理
人员退伍管理情况发生在两种情况(1)服役人员达到服务期限(2)外部借调,上述情况下进行退伍操作,两种操作成功后,人员基数均减少,实力统计变化,针对外部借调人员或者因公离队情况,在归队时按照新增人员进行处理,在离队期间和退伍处理相同。
四、总结
外出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人员基础信息、人员记录、权限分配进行数字化管控,对人员的信息精细化授权管理,满足营区在对外出人员管理方面智能化、信息化管理需求。
智慧军营外出人员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设人员信息管理功能,实现人力资源可视化、规范化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决策的高效化、制度化得到有力保障,真正达到集中管理、集权管理的目标。